2006-11-17 12:00 中国体育报
由于得不到队友的支持,李富玉在环岛赛第五赛段落后11分钟。“没办法,整体实力不够,落后的时候,没有队友能帮得上。”李富玉赛后颇有些无奈。
毫无疑问,和日本、莫斯科迪那摩、哈萨克斯坦等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队伍相比,中国车手的表现不够“职业”。“中国车手的能力、意识、对比赛时机的把握等,和职业车队有不小的差距,”自行车击剑中心副主任王宣庆实事求是地说。
尚未发挥团队力量
艰苦的爬坡阶段,李富玉基本单兵作战,当黄衫和日本选手在3、4名队友掩护下冲出大团领骑时,身着橙色衫的李富玉却孤独地骑行在大集团当中。“赛前我们制定的策略是保住抢分王橙衫,力争冲击黄衫。不过由于整体实力欠缺,大多中国车手在爬坡阶段掉队,单凭李富玉一个人,他的爬坡能力再强,也是孤掌难鸣。”中国队教练孟宪伟也是一脸的无奈。
任何一名车手在男子公路自行车赛取得的成绩,都需要团队的支持,即便环法七冠王阿姆斯特朗,也是一样。四站黄衫得主库列斯尼科夫在赛后曾表示,“有队友的帮助,我才穿上这件黄衫。”
反观中国队,首先,6名队员并不是目前国内最佳组合,宋宝庆、马海军分别代表海马车队和八一队参赛,让整体实力分散。更为重要的是,此次中国队的成员并不能在技术上相互弥补,爬坡能手相对较缺。领袖车手李富玉虽然具备了和库列斯尼科夫、阿部良之等选手抗衡的实力,但在前四个赛段总是独自冲刺,体力消耗很大。
王宣庆说,“第一站李富玉原本有机会冲刺夺冠,但没有人帮助。第二段的配合更是失误,李富玉输掉了3秒。后面几站,车手们的配合意识逐渐好转,但个人能力又不够。”他解释道,国家队之前并不是一个整体,有了任务再从各省市临时抽调组队,不但没有战术风格,队员之间甚至相互不了解,在配合的意识和能力上自然会有差距。
要向职业化迈进
2005年加盟马可波罗队、2006年签约美国探索频道队,李富玉是和职业车队接触最亲密的车手,在比赛中,他也表现出了一名职业车手应有的素养。“李富玉代表马可波罗队参赛大约有一年的时间,其间共参加了40、50场比赛,他目前的经验和意识都很不错,比赛能力和对比赛时机的把握有了很大提高。就连吃、住、行他也表现得很职业。”中国自行车队领队宋翔曾给予他很高评价。
此外,中国队另外几名车手于童、方旭、金龙等,也分别效力于马可波罗等职业队。第三赛段,李富玉第二次爆胎后,金龙和邹熔禧两名车手主动从大团下来,带领李富玉追赶队伍,助其保存体力。
中国自协也看到了日本队的成功模式,“一方面,我们会利用好国内的几大赛事,如环青海湖,环南中国海、中国环游、环海南岛等,这次的环岛赛,我们就派出了7支车队,给中国车手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练习配合。从明年开始,我们会固定一支国家队,只要有人邀请,我们就尽可能地去参赛。将国家队打造成一支亚洲顶级职业车队。”王宣庆同时指出,国家队可能还会实施一系列措施,如成立两支国家队,形成内部竞争机制。同时在队员的奖金分配比例上做出调整,进一步提高队员的参赛积极性等。 本报记者 王向娜 (儋州1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