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范畴仿佛已经包罗万象了,不仅局限于赛事本身,更为显著的是其特有的文化产业特征和文化消费特征。比如南非世界杯,有报道称国际足联一个月内就赚取了80亿美元的高额利润,东道主南非肯定也是赚大钱了,你想想看,仅向旅游者兜售呜呜祖拉就很赚钱吧。当然,举办世界杯不仅仅是赚钱而已,还有别的更大的所图,这种影响更可能会持续很多年,就像奥运会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一样。

  这就是品牌赛事、高端赛事的魅力。

  放眼我国西部,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二。加快西部发展,体育能做什么呢?比如发展体育旅游是不是就是个不错的举措呢?体育与旅游相结合,既陶冶性情,又强身健体,何乐而不为?关键是西部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作家张贤亮就在银川西北30公里的一片荒原的砾石和草滩之间建起了西部影视城,所谓“出卖荒凉”。没有高科技,没有资金含量,但一个破土堡却带来了滚滚财源。近日,本报记者受邀参加的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自驾车旅游节,其实就是循着发展体育旅游经济的思路而组织发起的,参赛选手不仅在整个赛程中沿途欣赏到大漠的浩瀚无垠、蕴灵孕秀的黄河以及沙坡鸣钟和滴翠流红的沙湖景观,还陶醉在飘香的奶茶、豪迈的酒歌、熊熊的篝火和悠扬的马头琴韵中。当然,如果你自驾车或徒步穿越莽莽沙漠,还会体验到挑战生命禁区的快意。这就是体育旅游的魅力。

  近年来,我国体育旅游已渐成星火燎原之势,作为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健身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以及组织者的青睐,比如青海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内蒙古的草原那达慕以及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汽车拉力赛以及横渡波斯腾湖挑战赛等等。西部不缺少独特优异的自然资源,关键是如何利用资源打造体育品牌赛事。试想一下,如果环青海湖自行车赛能打造成环法大赛一样的世界级品牌赛事,新疆的汽车拉力赛和内蒙的草原那达慕能招徕世界各地踊跃的游客,那么这种体育旅游型赛事也就不仅仅是旅游观光和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活动了,它当然还会产生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效应,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西部不缺旅游资源,甚至不缺体育项目资源,虽然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相对滞后,但已经拥有一批国内著名、亚洲一流的体育训练基地,比如海埂训练基地以及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等等。重要的是西部的体育旅游资源几乎遍布西部各省市地县,如今重要的是依托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拓展体育旅游空间,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体育旅游品牌赛事,以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这也是加快西部发展的重要一环。

  没有高科技,没有资金,但张贤亮只用一种“出卖荒凉”的创意就让沙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这应该是给西部发展体育旅游经济的最大启示了吧?!(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