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中国自行车来说是“悲喜两重天”:喜的是十运会创造了一些好成绩,小将表现出色,有的已经具备了把老将拉下马的能力,显示了未来自行车运动的远大希望;悲的是中国优势项目女子500米计时赛被逐出奥运会,距离奥运最高领奖台最近的夺金梦想就此中止。

十运会:“被逐”女子500米绝唱 有望促进争先赛提高

  全运会自行车比赛中,中国的奥运优势项目,如场地自行车,大多数在高水平中竞争,特别是有纪录、有成绩可做对比的项目,跟近两年的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大赛对比,十运会的自行车赛也确实有部分好成绩。

    女子500米计时赛的十运会成绩还算不错,前四名的成绩都在35秒之内。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蒋国锋说:“国际上能跑进35秒的运动员也只有七八个,也就是说,十运会在这个项目上的水平不亚于世界杯和世锦赛。”

    可惜的是,这个项目已经被“逐出”奥运会。不过由于它对选手的速度、爆发力要求很高,故而不少优秀短距离计时赛选手将转而主攻争先赛,这些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素质仍然是中国自行车未来的希望和财富。

    争先赛对选手的综合要求更高,除了速度快,还要有精妙的战术和敢于在高速度中超越对手的勇气,甚至冒险精神,大赛经验的累积更比500米计时赛还重要。因此,目前只能说,女子500米计时赛成绩尚佳为争先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前,500米计时赛和争先赛项目上最出色的两位选手就是本次十运会的500米冠亚军姜翠华和郭爽。

新人崭露头角 挑战老将显示潜力

   新人在全运会上崭露头角早已成为一个铁的事实。从本届全运会自行车比赛来看,一些项目竞争激烈,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可造之材,为备战奥运做了一次很好的预热。

    吉林队19岁小将郭爽是最耀眼的新星之一,她在女子争先赛中力压“元老”姜翠华等强将夺魁。曾6次获得世界自行车赛青少年组冠军的郭爽被她的教练、法籍名将弗雷德里克·马涅赞为:“有灵气,天赋好,领悟力强,前途不可限量!”前来观战的国际自行车联合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则评价说:“郭很有特点,她年轻,有活力,冲刺能力强。我想她有能力在北京的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河南队的王启明和冯永都是十运会的双料冠军,分别只有18岁和19岁,但在短距离项目上已表现出很好的天赋。曾在瑞士的世界自行车训练中心指导过王启明的马涅对爱徒很是欣赏:“水平不错,潜力很大。”

奥运非优势项目成绩提高 起点较低不宜大喜过望

   自行车项目的十运会比赛,除王利在女子3公里个人追逐赛中创造了3分43秒502的新亚洲纪录和新全国纪录,其他项目均未改写全国纪录。但中国自行车在女子3公里个人追逐赛上的水平太低,致使虽然破了亚洲纪录,仍暂时看不到世界大赛中夺取好成绩的希望。因为去年雅典诞生的世界纪录是3分24秒537,比这个新全国纪录快了19秒。没有3分30秒之内的实力,几乎别想跟世界对手竞争。

  河南队以46秒307的战绩摘得男子奥林匹克团体竞速金牌,是国内近几年少有的好成绩之一,在亚洲稍逊于日本,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男队的希望。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官员和教练认为,中国在这个项目上有很大发展空间。

    至于场地自行车的其他项目,难以看到有大的提高。而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小轮车(BMX)则由于场地、线路等缺乏对比性,因此难言十运会成绩的优劣。

调整奥运备战思路 自行车奥运夺金目标不变

    2005年6月10日,国际自行车联盟执委会在海牙作出一项重要决定: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增设BMX小轮车越野赛项目,为保持自行车项目的金牌总数与参赛人数不变,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将不再设男子1公里个人计时赛和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两个小项。这一消息对在这两个项目上存在优势的中国自行车队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打击。

    女子500米计时赛一直是我国自行车的强项,也是惟一一项能够跻身世界前列的项目,历来是中国队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的重点夺牌点。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后,姜翠华便在悉尼奥运会上收获该项目铜牌,江永华也在去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夺得银牌。

    对于这一重大变动,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蒋国锋说,虽然这一决议不利于中国队,但中国自行车项目的奥运夺金目标不变,女子争先赛和积分赛以及女子公路自行车、山地车项目已被确定为中国队新的奥运会冲金点,这几个都是中国队的潜优势项目。其中,中国选手参加女子争先赛的最好成绩是世锦赛第四名。

    蒋国锋表示:优势项目被取消了,的确对中国自行车运动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使争金的困难大了很多。但从备战2008年的角度来说,中国自行车项目冲金的信心不能丧失,更不会因此而丧失斗志。(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