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自行车项目国家级裁判员队伍建设,夯实自行车项目裁判员队伍的后备人才基础,面向未来和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升执裁水平。5月4-8日,2021年自行车项目国家级裁判员培训班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举行。本次培训班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办,广东省自行车运动协会承办,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和广东美盛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共有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系统和协会选派的80名学员参加。

  

  开班式于5月4日上午举行,中自协备战领导小组副组长、体育总局竞体司二级巡视员郝强,中自协裁委会主任程波,副主任赵锦山、朱红兵等出席本次开班式,开班式由中自协副秘书长彭海波主持。开班式上,郝强作动员讲话。他指出,本次培训班是面向未来,为促进我国自行车运动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我国自行车项目国家级裁判员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面向未来,与国际接轨,提升执裁水平而举办的,也是新一届协会裁委会换届后举办的首次国家级培训班。

  他指出,裁判员是一个运动项目执裁的法官,裁判员执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项目的发展。自行车项目裁判员工作是项目发展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自行车项目竞赛工作的重要和关键一环。实体化改革以来,协会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国家级裁判员队伍管理与建设,建立了公开透明的裁判员选派制度等,但应看到自行车项目的裁判员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国家级裁判员规模体量较小,年龄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不能满足自行车项目的社会化发展和日益增多的赛事需要;裁判员队伍的技术水平不高不专,对新规则执行理解有问题与偏差,执裁水平低,缺乏国际视野和水准等。所以针对问题,中自协下决心举办裁判员培训班,最大量的分配给各省市学习名额,但宽进严出,加强考核,实实在在提升大家的执裁水平,促进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本次培训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裁判问题。二是要认真学习,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做一个合格优秀的裁判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服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执裁要做好四公:公正准确、公而忘私、公平合理、公开透明。三是要珍惜机会,认真钻研学习,切实提升执裁能力和道德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四是要加强交流,开拓视野,放眼国际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趋势,多关注、多了解、多学习国际自行车运动裁判业务的新发展。五是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摆正位置,确保本次培训安全、顺利完成。最后强调指出新时代自行车运动的发展离不开裁判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新时代的自行车项目亟需要建设一支作风正派、执法公正、有情怀、懂项目、有能力、有素养的国家级裁判员队伍。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以优良作风和实际行动,做出自已的努力。

  培训班4-6日集中授课。本次培训班由中自协裁委会副主任、国际级裁判员赵锦山讲授协会章程、自行车规则通则、裁判员管理办法、场地和公路竞赛规则以及自行车英语;由中自协裁委会副主任、国家级裁判员朱红兵讲授山地和BMX竞速小轮车竞赛规则、理论笔试及口试等。

  

  5月7日全天,安排理论考试及口试,本次考试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笔试试卷实行密封管理,设置大容量题库,随机编号,随机抽签,匿名审核,严肃考纪。

  

  5月8日全天,全体学员观摩和学习2021年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比赛执裁工作。

  5月9-13日,中自协裁委会从培训班筛选25名学员参加2021年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的见习工作。

  

  

  经过五天的培训、考核、观摩及见习,本次培训班圆满结束。学员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信心倍增,坚定了公正执裁,公平竞赛,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