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磨了四年的2013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11月10日华彩落幕,来自土耳其TRK洲际队的尤瑞将橙衫一穿到底,但赛事的每个赛段、每个冲刺都精彩纷呈,跌宕起伏。
值得一提的是,环太湖赛事作为一个平台,将太湖周边的富饶与现代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从第一届的单日赛,到第二届的多日赛,再到第三届的江浙联动,而今年的第四届,更是实现了无锡、武进两站电视直播。五市九站沿途城市鼎力加盟、20支来自五大洲的职业车队、纷至沓来的赞助商、观赛参与表演的观众、绿色骑行的爱好者……我们看到了环太湖自行车赛在逐年成长着。
江浙苏南苏北联动
第四届环太湖赛事11月2日在无锡启程,级别为国际自盟2.1级,赛段长度1800余公里,25万美元的总奖金。这些数字组成了赛事的基本符号。目前环太湖赛已成为一项精品赛事,与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环中国和环北京并称国内五大自行车赛。
而在去年实现了“江浙联动”、真正将太湖环起来之后,第四届环太湖赛事将赛段扩展至9段,具体为无锡滨湖绕圈赛、张家港双山岛绕圈赛、南通-启东赛段、常熟昆承湖绕圈赛、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赛段,长兴龙山新区绕圈赛、宜兴东氿绕圈赛、武进-西太湖赛段、吴江太湖新城绕圈赛。浙江增设湖州太湖度假区赛段,而南通赛段的加盟,更在江浙联动的基础上实现了苏南苏北互动。据江苏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组委会秘书长顾雷锋介绍,环太湖自行车赛的规模日益扩大,有越来越多的沿线城市愿意加入到环太湖的大家庭中,办赛意愿强烈。
参赛水平创历届之高
25万美元的总奖金也吸引了更多高水平车手参加本届环太湖赛事,尽管由于国内全运会以及之前环中国、环海南岛、环北京等赛事的密集举行,有些国内车队如中国恒翔队选择休整,没有前来参赛外,但国内仍有四支车队万胜洲际队、青海天佑德洲际队、无锡吉伦洲际队、玛拉克洲际队与中国香港队参赛,他们也为最佳大中华车手的争夺增加了看点。
而为了吸引更多的车队参加赛事,今年环太湖赛的总奖金也从去年的20万美元提升到25万美元,创造了新高。今年环太湖赛共有比利时农业银行洲际职业队、土耳其TRK洲际队、美国5小时能量洲际队、捷克ASC布拉格洲际队、澳大利亚BFL叉车洲际队、葡萄牙BIC银行洲际队、丹麦蓝水洲际队、西班牙布尔戈斯BH洲际队、法国马赛苹果洲际队、阿尔及利亚维洛洲际队、中华台北RTS森地客洲际队等20支队伍参与其中,参赛队伍首次实现覆盖五大洲。38岁的尤瑞、19岁的科里森,以及鲍里斯、阿洛伊斯这些顶尖的冲刺手,也为环太湖赛这样的平坦赛段增加了不少看点。
直播升级展太湖美景
“第一赛段的直播看到了,无锡非常漂亮!比赛非常精彩。”在无锡举行的第一赛段过后,无锡市体育局副局长汪克强收到了朋友的信息。当天的比赛,央视全程直播,江苏与无锡当地电视台并机播放,无锡所有闹市区的大屏幕上均为环太湖赛事直播镜头。
今年第四届环太湖赛事在宣传方面也提档升级,就以央视报道为例,和过去三届央视只新闻专题播出不同,今年赛事首次在央视体育频道进行2个赛段直播(无锡滨湖和常州武进赛段, 具体时间是11月2日上午8时30分至10时30分和11月9日中午12时30分至15时),同时,还有赛事综合的53分钟集锦,其余比赛期间也在“体育晨报”中有不少于10分钟的赛段专题新闻。除央视外,北、上、广体育频道、青海卫视、CSPN每天新闻报道;江苏卫视新时空新闻报道;CCTV新闻频道新闻报道;江苏国际频道、江苏体育频道等都会进行赛事集锦播出。江苏省内四大平面媒体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赛时每日都有连续半版以上报道;中国体育报赛时每天深度报道;境外100家左右的自行车专业网站、杂志、体育报纸都对赛事进行宣传报道。而江苏和浙江的5个城市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南通的主流媒体都会对赛事进行全方位报道。
由于赛事影响力逐年的提升,今年赛事也得到了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全民参与文化底蕴深
第四届环太湖赛事的竞技赛场激烈精彩,自不必多说,而赛事倡导的群众参与和全民健身展示结合,丰富环太湖全民健身行活动内容,吸引了更多人群参与。从9月21日举行的昆山序幕赛上,环太湖赛倡导健康、深入群众的理念已越发彰显。
第一赛段无锡赛段出发之后,2000多名自行车爱好者参与了绿色骑行活动,这些参与者都是无锡市通过网上招募的自行车爱好者,而现场还有很多没有报名的人员参与进来,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呈现了太湖之滨极其适应自行车出行,在健身的同时更能保护环境。
而在太湖之滨的沿途城市,也各自拿出看家本领,将各自的文化传统通过赛事平台展现,宜兴为赛事专门制作了紫砂壶,湖州、长兴的书画,更是让参加的运动员倍感新鲜。在常州武进赛段过后,冠军车手在西太湖放鱼消灭蓝藻,保护太湖的绿色生态。
环太湖自行车赛,正在超脱一场单纯的自行车赛事,在竞技平台上寄托了全民健身、环保出行、文化展示等大概念。
据顾雷锋介绍,环太湖自行车赛还将继续提升,明年将在江浙联动的基础上骑进上海,实现江浙沪联动,将大太湖的概念串联起来,而在赛事级别上,环太湖也计划进一步升级,实现与环青海湖、环海南岛同样的洲际最高级别赛事水平。 (中国体育报 王向娜 扈建华)
城市体育
武进 2012年,常州市武进区体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体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对照本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和“幸福武进”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方面的重要作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群体工作以《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为抓手,围绕推动群众体育大发展为主线,积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切实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重新调整,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格局。竞技体育工作以备战奥运、全运和18届省运会为抓手,扎实推进,为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年共承办国际性赛事2项;国家级比赛4项5次。全年承办市级竞赛2项(足球、篮球),全年共有51支代表队677名运动员参加市级竞赛,共获得金、银、铜牌132枚、139枚、80枚。立足本土产业谋发展,武进游泳馆、健身广场、体育馆等场馆拓展经营思路,提高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曲棍球基地迁建和武进健身广场游泳馆项目扩建工程全面推进;全区体育彩票销售总量突破4.5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县(市)级第三,区体育局被江苏省体育局评为2011年度体育彩票工作先进单位。
宜兴 “十一五”期间,宜兴市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形成,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宜城街道和高塍镇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截至2009年,全市各镇(园)、街道均成立了体育工作指导站和国民体质监测站,成立了29个镇级体育健身俱乐部,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达16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达936个,固定参加锻炼的人数达10万人左右,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13名,每万人占比位居江苏省前列。市政府投资3.2亿建成了占地300多亩,可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的宜兴市体育中心,其中包括2万人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标准游泳馆和配套室外健身设施。截至2010年底,宜兴市已有38所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已建成城乡健身路径400余套,比2005年多340余套,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宜兴市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向省体工队输送了10多名运动员,向省体校输送了20多名运动员,涌现出了丁俊晖等一批优秀运动员。运动员参加省级比赛共获金牌127.75块,银牌31块,参加无锡市级比赛共获金牌37块,银牌39块。宜兴市体育彩票销售额2010年突破2亿元,达2.18亿元,在全省县级市保持领先位置。全市现有体育器材生产企业十多家,市民健身休闲场所逐年增多,宜兴体育产业纯收入实现逐年增加。
吴江 经过长期的奋斗与努力,吴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竞赛、体育设施等工作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更是成功创建成江苏省首批“体育强市”,各镇(区)均创建成江苏省“体育强镇”。2004年至今,吴江在全省县级体育工作综合考评中连续8年名列前茅,并多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吴江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时代背景下,具备了向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迈进的现实基础。自2000年以来,吴江先后建成市级体育馆、训练馆、体育场、门球场、网球场等,改建了老体育场、市游泳池,建设市训练健身中心,各镇(区)也建成或启动建设了一批健身运动会馆和文化广场,全民健身设施基本覆盖所有社区(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总面积正在逐年增加,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