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比赛,热闹的气氛,热情的观众,还有充满激情的现场解说……走进老山自行车馆,恍然间,还以为回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的比赛现场,真让人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感觉不错吧!我们就是想借用奥运会时的一些赛事组织模式,让观众更好地融入比赛,更好地营造比赛气氛。”说起比赛的“创新”,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自行车部主任张斌颇有些“得意”。
经过为期5天的激烈争夺,2009年“千森杯”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暨全国青年锦标赛于上周末在老山自行车馆结束。
通过本次比赛,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已经在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大赛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中国场地自行车运动的整体发展并不均衡——作为传统优势项目的女子短距离,目前的人才分布和培养均难称满意;而女子中长距离和男子项目,与世界一流水平依然存在不小差距。
万紫千红才是“春”。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包括场地项目在内的中国自行车运动,需要更多的高水平选手和更扎实的人才储备。正如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主任蔡家东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在新的奥运周期,中国自行车运动的主要工作便是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力争在人才培养上取得进一步突破。”
“不能只有一个郭爽”
本次全国锦标赛设有15个小项,共有来自全国22支代表队的250多名运动员参赛。由于本次比赛是今年全运会场地自行车比赛的最后一次资格赛,因此吸引了国内的所有一线好手参赛,其中既有郭爽这样的新科世界冠军(在今年3月波兰进行的场地自行车世锦赛上首度夺得女子凯林赛冠军),也有姜翠华和黄金宝这样的成名老将。
经过激烈争夺,天津队发挥出色,夺得全部15枚金牌中的3枚。中国香港队在最后一天的比赛中后来居上,一举赢得两枚金牌,与吉林队和江苏队一起排在天津队之后。
对于本次比赛的情况,张斌认为整体成绩要好于往届,“虽然奥运会刚刚结束,但由于今年是全运会年,因此各队选手都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在比赛中也发挥出了较高水平。像北京奥运会铜牌得主郭爽,更是展现出了比奥运会时更加优异的竞技状态,她在个人争先赛中的200米和500米成绩均处于今年的世界领先水平。”
与表现神勇的郭爽相比,出现在本次比赛中的其他几位名将的状态则显得一般——悉尼奥运会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铜牌得主姜翠华,此次代表广东队参赛,最终只获得第15名;雅典奥运会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银牌得主江永华,此次以北京自行车队领队的身份出征,并没有参赛;而有着“亚洲车王”之称的黄金宝在男子记分赛中表现平平,最终名列第六。
据张斌介绍,本次比赛中,上海、八一、天津和山西等队伍都在短距离项目中涌现出了一些实力不俗的选手。但在中国自行车队的传统优势项目如郭爽所在的女子争先赛中,目前还没有选手能与郭爽形成团体作战的态势。
“郭爽的实力和年龄都具备一定优势,但我们不能只有一个郭爽。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关方案和措施,进一步加大包括女子争先赛在内的短距离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中国自行车队领队宋翔表示。而带领中国第一支职业车队——捷安特女子自行车队征战多年的资深教练沈金康则认为,中国自行车运动的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我们的很多选手缺少实战机会,需要更多的与世界一流选手同场竞技。”
“学会用‘两条腿’走路”
比赛在奥运场馆——老山自行车馆举行,免费向社会开放;在比赛间隙播放运动员的宣传片;在比赛现场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采访;比赛中设立现场观众有奖问答环节……除了比赛本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改革和创新一些比赛的组织模式,本次比赛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比赛气氛在近年来的国内比赛中堪称一流。“要进一步提高中国自行车运动的水平,首先就要营造良好的自行车运动氛围,以推动中国自行车运动文化的形成。”张斌如此解释本次比赛的众多新举措。
如何推动中国自行车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对此,张斌认为,中国的自行车运动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办赛,提高竞技比赛的成绩;二是要大力发展业余自行车运动,扩大普通民众的参与度。” 而沈金康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希望将来国内能有自行车的职业联赛,“自行车运动是比赛,更是一项产业。”
据介绍,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国内的自行车运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全国的各种正规自行车赛事接近50项;在国内举行的世界杯、全国比赛甚至是业余比赛都得到了商家的长期赞助;旨在进一步推广自行车运动的全国业余联赛也在今年全面启动……
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自行车运动而言,只要不断拓宽生存的空间,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不会只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