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7月16日电 记者曹彧报道: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7月15日至16日在总局副局长段世杰、青海省副省长马培华的陪同下,对青海省的体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刘鹏首先来到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看望了正在备战田径世锦赛的国家中长跑队和竞走队。位于海拔2366米,占地面积264000平方米的多巴基地始建于1982年,凭借特有的高原生态优势和配套齐全的场馆条件,成为国家自行车队、射击队、竞走队、中长跑队高原训练的宝地,一批著名教练员带领的名将经过高原训练后荣获奥运会冠军4个,世锦赛等世界大赛冠军13个,并多次打破亚洲和世界纪录。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投资修建的多巴基地象山跑道,对邢慧娜夺取雅典奥运会冠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刘鹏在这里参观了已经新建完工的训练基地一、二大队运动员宿舍楼和3个训练场馆、篮球馆以及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立项,正在建设之中的田径馆、射击馆、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这批奥运训练场馆建设项目将在今年完成总工程量的85%,明年6月份全部竣工。刘鹏在此听取了青海省副省长马培华和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就青海体育工作的汇报,并出席了多巴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挂牌仪式。刘鹏赞扬了多巴基地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充分肯定了其在场馆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就在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监测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刘鹏随后对青海省民族体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对正在构建的“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建设给予了肯定。作为国家体育总局20个全民健身景观之一的“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包括全国青少年露营基地、汽车休闲营地和轻型体育馆等项目的建设将通过类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包括以“发挥高原优势、开发体育资源、体现文化底蕴、打造竞赛品牌,带动群众体育,塑造开放形象,促进社会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在不断深化“人民节日”内涵的同时,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和青海特色的体育竞赛品牌,推动民族地区体育工作的开展。其中以环湖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国际攀岩挑战赛为主的体育产业发展链和以玉珠峰国际登山基地为主,利用青藏铁路沿线开发体育旅游品牌的体育产业发展链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刘鹏对把“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建设成为既为国争光,又满足群众休闲娱乐,同时还是产业开发的重要基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希望。
刘鹏还来到了青海省全民健身中心,参观了包括游泳、攀岩、网球、旱冰等12个项目的活动场馆,对青海省扎扎实实抓好全民健身计划,将体育工作重点转移到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这项根本任务上来,建场地、抓组织、办活动,开创政府领导,依托社会,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新格局给予了肯定。
陪同刘鹏调研的还有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