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员:晚上好!各位观众,各位网友,我是主持人,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管理中心的主任蔡家东先生。我们这个节目是由中国奥委会网站、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网站、华奥星空网站为您共同制作的。很多朋友可能听到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名称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会把自行车和击剑放在一块儿,您可不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呢?

  蔡家东:主持人的奇怪我也理解,本身我对这个名称也感觉到奇怪。我们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的名称不是依照项目的种类来组合,项目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一种自然历史形成的事情。它是从1994年国家体委进行体制改革的时候,最早成立的三个中心,当时自行车属于自行车摩托运动管理中心,就把自行车和摩托作为机构改革的先期试点单位。随着以后1997年国家体委改成体育总局,我们机关有一些项目职能转到中心来,一些过去没有归类的项目就自然归到我们的中心。所以我们这个中心应该是自行车、击剑、现代五项、铁人三项和马术这五个项目,五个奥运会大项,总共有38个奥运会小项。

  直播员: 这五个项目里面可能成绩比较好的,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就是自行车、击剑,今年雅典都有夺金牌的任务吧?

   蔡家东:对,击剑和自行车作为我们中心的项目是重点项目,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战略的项目布局,它是一个潜优势项目。从历史上来看,击剑,我们在1984年的时候就夺取过奥运会金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得过奥运会的银牌,都是女子花剑个人比赛取得的成绩。应该说击剑是我们一个传统的优势项目,自行车在我们国家是长期比较落后的一个项目,从1994年成立中心以后,当时国家体委,现在的体育总局各方面给了很大的支持和重视,再加上我们自行车界这几年上下共同的努力,应该说也有了一个实质性的提高和发展。尤其是悉尼奥运会姜翠华取得了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场地项目)的铜牌,我们自行车界称呼她是历史性的突破。因为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取得过奖牌,王艳参加过两届奥运会,都进入了前八,但是奖牌我们没有取得过。

  直播员: 姜翠华那时候还是极少数跑进35秒的运动员?

  蔡家东:她在奥运会的成绩是34秒769。

  直播员: 今年夺金牌的任务是不是也是在她?

  蔡家东:姜翠华和江永华都是老运动员,两个人一个是30岁,一个是31岁,她们也是克服年龄大,因伤病带来的一些困扰还是在从事运动。从她们本身来说,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也是希望在这届奥运会上能够表现自己的能力。当然要是说夺金牌,我们运动员,教练员,包括我们一些管理人员,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从事这项工作,从事体育运动当然是想最高。但是要真正夺金牌的话,应该说难度还是很大。我可以举个例子,从悉尼奥运会以后,在这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参加国际比赛,就是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现在比较优秀的世界上的两个选手相比,一个是白俄罗斯的,还有一个南非的南希,我们这两个选手和她们在同场比赛的时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战胜过她们的一些纪录。从成绩上来看,我们基本上和她的差距是在0.5到0.8秒之间,但是这个情况现在有些变化,就是今年在2月份刚刚结束的莫斯科世界杯赛,也是奥运会的预选赛之一,这两个对手也参加了。姜翠华这次跑出了34秒899,取得了第二,这是第一次战胜了南希,她的这个成绩和第一名缩小到0.07秒,很微弱的一种差距了。但是南希的情况应该不是她真实实力的表现。比赛是很正常,但是估计可能是她一些训练上的安排,或者是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一些情况?但是作为她的正常水平,她不应该是跑到这个成绩。

  直播员: 所以我们准备是力争金牌,但是这个难度应该说是比较大的。可能看到绝对数字上零点零几,零点几,要超过她们还是有非常大的难度。

   蔡家东: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和田径的短跑项目有点类似,完全是个人能力的表现。真正高水平的话,大概相差都是零点零几秒来决定名次。

  直播员: 我听说姜翠华刚开始恢复训练的时候,训练的反应很大是吗?

  蔡家东:她过去就有这样的毛病,训练一超量了以后,胃的反应非常大,经常呕吐,这的确是个事实,她在准备悉尼奥运会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情况。每次高强度的比赛完了以后,都要呕吐。

  直播员: 我听到这个,觉得挺感动,一方面也觉得挺残酷的。是不是我们自行车项目非常需要她,让她必须还得在这里坚持练着,她说,再吐几个月也就撑过去了。

  蔡家东:一是为了完成奥运会,自行车要实现零的突破的话,我们当然是如此希望了,因为她具备这个能力,她能够再参加奥运会。但是另一方面,从运动员来说,她是一个职业运动员,她自己对本身的职业要求也是对事业的要求,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她认为她能做这个事情,另外她也认为她还能做得好,所以我想这是两方面问题结合起来,所以促使她有这种动力,她也有这种积极性,关键是在她个人本身的这种动力。

  直播员: 我知道队里对她们两个人特别重视,给她们特别研制了一个出发器,有这样的东西吗?

  蔡家东:不叫特别的出发器。在国际比赛的时候,500米必须要用电动出发器来起跑,像姜翠华,包括江永华,起跑和田径的起跑一样,差0.01秒可能就决定胜负。为了更好地解决她们起动的技术,我们仿制国际比赛规则的起跑器,通过国内厂家的合作开发了这个起跑器,应该说这起到很好的作用。

  直播员:平时训练就使用这种起跑器,训练自己起跑的技术,熟悉这种电动声音的感应。年轻队员里好象有一个郭爽,去年世界青年锦标赛上成绩也不错,好象还有一个李娜,是不是我们在其他项目上也有实力去争夺奖牌?

  蔡家东:郭爽是个年轻的运动员,是吉林省的运动员。我们在北京建立了一个自行车亚洲培训中心,通过我们培训中心选送到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的世界培训中心,郭爽是送到那里的一个运动员。她的教练现在是世界培训中心的一个外籍教练,她去年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取得了场地的500米个人计时赛冠军,今年2月份的比赛,她和成人一起参加了凯林赛的比赛,也取得了冠军。包括李娜,在她之前,也是通过我们亚培中心选送到世培中心进行训练有一年的时间,她在世培中心训练期间,取得了世界锦标赛的冠军,也取得了世界杯争先赛的冠军。但是现在女子凯林赛还不是奥运会项目,客观上讲,可能一些国家或者选手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不是那么高。所以虽然取得了这个冠军,但是我们和其他的项目能够取得奥运会的金牌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现在在世界上,在奥运会上有竞争力的,现在还仅仅是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

  直播员: 她们两个年轻运动员培养的方式是不是不太一样,是跟国际自行车联盟一起进行培训?

  蔡家东:对,姜翠华和江永华一个是大连的,一个是北京的,主要是在我们国内跟教练从事训练。她们两个人训练的特点和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像江永华比较注重技术细节上的,姜翠华她主要的特点就是她的一些力量比较有特点。李娜和郭爽,是我们近几年来为了尽快提高我们国家自行车的水平采取的另外一种方式。我们和国际自盟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国际自盟为了推动自行车在全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成立了一个世界培训中心。世界培训中心在亚洲设了一个培训中心,放到了北京,通过这种方式,定期要来教练,帮助我们选择一些年轻的选手,先在我们在北京的亚培中心进行训练,从这里面挑选有潜质的队员送到世界培训中心,这是和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接轨了,这条路子对于提高我们自行车运动水平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

  直播员: 整个训练都成系统了,跟我们以前针对个人的训练模式有比较大的不同?

  蔡家东:不是,这个项目本身训练的观念、方法、手段,和一些具体的安排上,它是最高水平了,和我们国内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一方面要坚持我们的特长,要发挥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时我们要更多地借鉴,走另外一条路,走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把我们的队员送出去,看看这个东西,最先进的技术,在我们运动员身上是不是能体现出来,这个是一致的。

  直播员: 有一位网友说,除了这两位女将以外,自行车男队的情况怎么样?

  蔡家东:男子整体水平是比较落后的,个别项目我们在亚洲,比如像在亚运会,我们也算是一个突破吧,场地赛的男子4公里团体追逐赛我们取得了一个冠军,但是整体上来看,我们在亚洲男子也不占优,在世界上我们水平还是更加落后。

  直播员:您对于我国自行车运动职业化的发展有什么考虑没有?

  蔡家东:职业化也不是任何项目都适合去搞的,也不是任何项目都能够实行的,因为实行职业化有一个国家本身发展的社会环境,一个经济条件,还有一个社会的普及度,以及你进行职业化运作本身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自行车要是提职业化,恐怕还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去实行它。当然了,这个不能否认,我们可以在个别的事情上采取这种做法,比如我们现在也在和国外一些俱乐部合作。我们现在因为2008年奥运会申办下来以后,国际上的一些组织,一些公司,包括一些职业俱乐部对中国的市场都比较看重,他们也主动来跟我们探讨,能不能共同进行这个事情,但是即使能进行的话,也只是一个个别的事件,而不是说整个规模实行职业化。

  直播员: 我们刚才说场地自行车,现在说公路自行车,这两年环青海湖的比赛影响特别大,你能不能说说这方面的情况?

  蔡家东: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两届,我们首先还是感谢青海省政府,省委、省政府对这个事情高度重视,自行车,我们认为,包括在中国,它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项目,但是青海省人民政府看重了自行车这个项目本身的特点,把它作为宣传西部开发,宣传青海,宣传青海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这样一件事情来去做,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所以组织的应该说非常成功。成功之一呢,除了政府的重视,还有群众的参与。在青海举办这个比赛的时候,城市万人空巷。搞城市绕圈赛的时候,30多万人在现场观看,在沿途观看;到了下面的州县,也是很多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穿着一些自己民族的衣服去观看,去参与。另外一个就是说运作方式也采取了一些市场运作的方式,包括和新闻媒体的结合,这是它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一点,体现出自行车本身的魅力,自行车是一种力与美包括速度相结合的一个最能体现特点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比赛是在一种自然环境,别的项目是在一个场馆里面,它完全是在自然环境里面,它能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它能把风土人情和你的风貌很好地结合起来。像青海湖拍出来以后,我们到国际上,包括我们在国内碰到很多人也说太漂亮了。当时7月份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水,然后一片金黄色,这个队伍穿得花花绿绿,包括骑的速度,队形在不断变化,所以你看它真像是一个流动的图画一样。精美绝伦的环法赛,在世界上搞了一百多年了,这个比赛在欧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据说有一百多个国家转播赛事,你不说其他的,你看它的画面拍得更漂亮,更精美。环法赛,现在它超出了体育比赛,尤其是自行车比赛的范畴,已经作为法国的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他实际是一种比较大的文化现象。

  直播员: 代表国家形象的运动?

  蔡家东:所以青海湖、青海省人民政府的立意也是这样,这个本身体现了自行车的魅力。实际上,这几年自行车不单单是环青海湖,还有1996年,1997年我们举办了两次环中国赛,这也是规模等级比较高的,我们现在一直坚持办了13届,叫中国环游,在北京、新疆、内蒙已经举办了13届,这也是一个国际比赛。我们还连续举办了八届环南中国海,就是在香港、广东、珠江三角洲、澳门进行,这个也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同时我们也举办了刚才你提到的两届环京赛,去年的比赛又进行了一些尝试,把起点从太原开始移到北京,把它往外开始辐射了。

  直播员:原来是围着二环,三环在北京环绕,现在第二届把它辐射到周边。

(待续)